• 52.68 KB
  • 2023-06-09 14:40:02 发布

新 人教 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

1、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,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。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,可选择认领,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。
2、本文档由用户上传,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,可能有诸多瑕疵,付费之前,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。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,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。
第一课 聚聚散散
课时: 2课时
课堂类型: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
教学目标:
1、引导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, 体验起作品中的点与点之间聚散, 疏密的变化。
2、鼓励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实践, 尝试,体会聚与散的不同艺术效果。
3、通过实践,尝试,使学生知道聚与散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。
4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,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,创作有新意的作品。
教学重难点:
1、欣赏作品体验点与点之间聚散、疏密的变化。
2、根据自己的想象,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,创作有新意的作品。
教具学具: 水彩、毛笔、纸、水罐、调色盘等
教学过程:
一、引导阶段
欣赏导入
1、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,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。
2、介绍吴冠中的作品,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。
3、出示课题 -- 聚聚散散
二、游戏体验
1、教师语言引导,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。
2、师生讨论交流。
3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,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。
4、师生交流,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。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
法。
5、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,强调水分的掌握。
6、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,体验聚和散的感觉。
7、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。
8、布置作业,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。

三、学生制作,教师巡回辅导。
作业:用各种工具滴(喷)洒颜料,产生聚和散的效果。
四、展示学生作品,师生评价。
五、拓展: 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,让学生利用课
余时间进行制作。
第二课 点的魅力
课时: 1课时
课堂类型: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
教学目标:
1、引导学生体会圆点在纸上不同位置的感觉。
2、引导学生了解圆点排列与圆点由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。
3、运用圆点来组合各种图形。
教学重难点:
1、了解圆点排列与圆点由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。
2、运用圆点来组合各种图形。
教具学具:彩笔、瓶盖、纽扣等圆的东西
教学过程:
一、引导阶段
教师出示一个圆圈,问:有什么感觉,然后在这个圆圈上再套几个圆圈,有没有
不同的感觉。(产生动感)
结论:同一圆点在不同的位置会产生不同的效果。
二、发展阶段:
1、交流各自预先观察的结果,说说圆的种类有哪些(有圆的面,圆圈),在生
活中圆是如何运用的。
2、欣赏教材上的图。
(1)三张有各有一个小圆点的图,请学生观察,这三张图有什么不同的感觉。
圆点在中间的图给人稳定的感觉, 圆点在上面的给人下落感, 圆点在下面的给人

安全感。
(2)很多的小圆点并在一起会产生线的感觉
(3)小圆点从小到大的排列会产生移动感。
3、欣赏教师带来的平面构成,说说是否喜欢这样的图,为什么,它是由什么样
的圆来构成画面的。
4、教师提高大小不一样的圆面和圆圈,请学生自己来摆一摆,看谁摆出画面更
好看。
5、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材料,讨论要准备该如何组成画面。
三、学生动手制作,教师指导
1、要求学生四人小组完成一张作业,可以是用多种材料进行拼帖,也可以用画
的。
2、允许根据画面的需要,加入少量的线条。
四、展示评价
1、比一比,哪个小组的作业最有创意。
2、给作业不够想理的小组提出建议
教学反思:
第三课“五谷”作画
教学目标
1、 认知目标:是学生对民间工艺艺术“五谷粮食画”起源、历史、传承、发展
的了解。
2、 能力目标:让学生掌握民间工艺艺术“五谷画”的制作工序,对色彩搭配的
掌握与运用,图案的设计及制作。
3、 德育目标: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耐心,以及体验作品完成后的成就感。
教学重难点:
五谷粮食画在流传过程中名称众多,依据民间传统,应叫“五谷粮食画”,简称
“五谷画”或“粮食画”,也可美其名曰“五谷艺术”。我国西北部分山区称之
为“粮艺”、“谷艺”、“豆塑画”、“百米图”、“米画”等 五谷粮食画是

古老的中华绝技,一门传统民间工艺, 艺术风格与剪纸、国画、年画等画种不同。
该画立体感强,视觉冲击效果明显,给人一种震撼、亲切的感觉。重庆五谷粮食
画色彩自然,层次分明,立体感强,混然天成,颜色绚丽而生动,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