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991.94 KB
  • 2023-10-24 12:42:02 发布

【精品】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重难点+练习40讲 第18讲升华和凝华(含解析)

1、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,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。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,可选择认领,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。
2、本文档由用户上传,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,可能有诸多瑕疵,付费之前,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。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,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。
1
第 18 讲升华和凝华
知识点梳理:
升华:物质从直接变成的过程,升华过程要。
凝华:物质从直接变成的过程,凝华过程要。
常见升华现象:①(想想做做)将试管中的碘放入热水中(碘的熔点 113℃),过一会儿固
态碘变成紫色的碘蒸气,将试管从热水中拿出,再放入凉水中,碘蒸汽又会变成固态碘。②
衣柜里的樟脑丸,过一段时间会变小,最后不见了。③冬天,晾在外面的结冰的衣服会变干,
这也是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了。④钨丝灯的钨丝时间久了会变细,这是升华现象。
常见的凝华现象:冬天早上出现的霜,窗玻璃上的冰花,树枝上的雾凇,雪花,钨丝灯灯泡
用久了会变黑,这些都是凝华现象。
升华吸热:人工降雨——干冰升华;干冰升华吸热降温,防止食物腐烂变质;医学手术——
干冰升华;舞台云雾效果。
三个制冷作用:
①熔化吸热制冷,例如超市用冰熔化吸热保鲜荔枝和海虾等;
②蒸发吸热制冷,例如夏天室内洒水可以降温;
③升华吸热制冷,例如用干冰人工降雨(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)。
【例 1】如图所示,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,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的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,
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,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 0℃,从外部看到易拉罐
的底部有白霜生成,侧面有小水珠产生。在白霜和小水珠形成过程中,发生的物态变化分别
是(  )
A.凝华液化 B.液化凝华 C.凝固液化 D.升华汽化
答案:A
【例 2】寒冷的冬天,人们在室外活动时经常会长出“白眉毛”或“白胡子”。请你解释该

2
现象形成的原因。
【答案】人呼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放热,凝华成小冰晶,附着在人的脸上,形成“白
眉毛”或“白胡子”。
【解析】
寒冷的冬天,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,人们在外面活动时经常会长出“白眉毛”或“白胡子”,
这是人呼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放热,凝华成小冰晶,附着在人的脸上形成的。
[备课素材]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
云、雨、雾、露、霜、雪、雾凇、冰雹是常见的自然现象,是水的不同物态,你知道它
们是怎样形成的,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吗?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。
一、云的形成
地面附近的水蒸气上升,越往高空温度越低,到了一定高度,如果高空的温度高于0℃,
水蒸气就液化成小水滴,如果高空温度低于0℃,水蒸气就凝华为小冰晶。这些小水滴和小
冰晶逐渐增多就形成了云。云涉及的物态变化有液化和凝华。
物态变化过程:
二、雨的形成

3
我们已经知道,云是由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。如果云中的水滴增大到一定的程度,
在重力作用下就会下落形成降雨;如果小冰晶增大后下落,当到0℃以上的空气层时就会熔
化形成降雨。雨涉及的物态变化有液化、凝华和熔化。
物态变化过程:
三、雾的形成
春秋季节夜间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降低,如果空气中的水蒸气较多,便液化成雾。雾涉
及的物态变化是液化。
物态变化过程:
四、露的形成
初秋季节空气湿润,夜间温度下降,地面附近的水蒸气在植物枝叶表面液化便形成露。
露涉及的物态变化是液化。

4
物态变化过程:
五、霜的形成
霜是一种白色的冰晶,多形成于深秋或初冬季节的夜间,当夜间的温度降到0℃以下时,
水蒸气在地面或枝叶上凝华形成霜。霜涉及的物态变化是凝华。
物态变化过程:
六、雪的形成
当水蒸气上升到高空,并且高空的气温降到0℃以下时,水蒸气便凝华成小冰晶,下落
过程中周围水蒸气与其接触而结晶成雪。雪涉及的物态变化是凝华。

5
物态变化过程:
七、雾凇的形成
雾淞,俗称树挂,是严冬时节出现在吉林松花江畔十里长堤的自然现象,与桂林山水、
长江三峡、云南石林并称为中国四大奇观。经常一夜间松花江畔长堤上的大柳树成了“白发
三千丈”的雪柳,苍松则成了“玉菊怒放”的雪松。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呢?夜间温度下降,
江面上方的水蒸气凝华附着在草木和其他物体上便形成了雾凇。雾凇涉及的物态变化是凝华。
物态变化过程:
八、冰雹的形成
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云,遇到上升气流,在上升过程中水滴凝固在冰晶上变大,而后
下落,经历上升和下落反复几次越来越大,最后当上升气流支撑不住冰雹时,它就从云中落
了下来,成为我们所看到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