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263.00 KB
- 2023-08-16 14:42:02 发布
1、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,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。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,可选择认领,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。
2、本文档由用户上传,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,可能有诸多瑕疵,付费之前,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。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,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。
专题八 摩擦力(精讲)
一、滑动摩擦力
1.滑动摩擦力的定义与条件
()1定义: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滑动时,所受到的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。
(2)产生的条件:①相互接触,接触面不光滑;②接触处有弹力;③两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。
说明:三个条件缺一不可,特别要注意“相对”的理解。
2.滑动摩擦力的方向
(1)方向:与接触面相切,与物体接触面之间的弹力方向垂直,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。
(2)区别:“相对运动趋势方向”、“相对运动方向”和“运动方向”
① “相对运动趋势方向”是指物体有相对于参考物体沿某个方向运动的倾向,而实际上不一定沿该方
向运动,可理解为“如果物体不受静摩擦力作用时的运动方向”。
②“相对运动方向”通常是指物体相对于参考物体运动的方向,在研究摩擦力时此参考物体一般指摩
擦力的施力物体。
③“运动方向”通常是指物体相对于地面运动的方向。如用传送带匀速向上传送物体,若不受摩擦力
物体将会沿传送带滑下,故物体有“沿传送带向下运动的趋势”,实际上并没有沿传送带向下运动,物体
相对于传送带是静止的,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斜向上的。
如图所示,木块B在长木板A上运动,A在水平面上运动。若v1>v2,则B相对A向右运动,B受到方向向左
的滑动摩擦力f1作用,此时滑动摩擦力f1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;若v1<v2,则B相对A向左运动,B受到方向
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2作用,此时滑动摩擦力f2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。
(3)作用效果: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,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。它可以是动力(和运动方向
相同、做正功),也可以是阻力(和运动方向相反、做负功)。
3.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
(1)公式法:F=μFN。
【题 1】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,与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,由于所受的水平力不同,A做匀速运动,
B做加速运动,C做减速运动,那么,它们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应是
A.FC>FA>FB B.FC<FA<FB
C.FA=FB=FC D.不能比较大小
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由 F=μFN知 F的大小只与μ和 FN有关,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,故 C正确。
计算摩擦力时的三点注意
①首先分清摩擦力的性质,因为只有滑动摩擦力才有公式 F=μFN,静摩擦力通常只能用平衡条件或牛
顿定律来求解;
②公式 Ff=μFN中的 FN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,与物体的重力没有必然联系,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;
μ为动摩擦因数,与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,与接触面积、速度大小均无关。
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、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无关,只由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两个
因素决定。
(2)状态法:若 μ 未知,可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其他受力情况,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
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。
【题 2】如图所示,物体 B叠放在物体 A上,A、B的质量均为 m,且上、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,它们以
共同速度沿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 C匀速下滑,则
A.A、B间没有静摩擦力
B.A受到 B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
C.A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2mgsin θ
D.A与 B间的动摩擦因数μ=tan θ
【答案】C
【题 3】一块质量均匀分布的长方体木块按图甲、乙、丙所示的三种方式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,其中甲
图中木块做匀速运动,乙图中木块做匀加速运动,丙图中木块侧立在水平面上做与甲图相同的运动。则下
列关于甲、乙、丙三图中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
A.Ff甲=Ff乙<Ff丙 B.Ff甲=Ff丙<Ff乙
C.Ff甲=Ff乙=Ff丙 D.Ff丙<Ff甲<Ff乙
【答案】C
二、静摩擦力
1.静摩擦力的定义与条件
(1)定义:两个相互接触而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,当它们之间存在相对运动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时,
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力,这种力叫做静摩擦力。
对定义中关键词的理解:
①“相对静止”有两层含义:一是两个物体都静止,二是两个物体都做方向相同、速度相同的运动。
②“相对运动趋势”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与它接触的另一个物体有运动的可能,但还处于相对静止状
态。相对运动趋势既可由外力引起,也可由接触物体...
一、滑动摩擦力
1.滑动摩擦力的定义与条件
()1定义: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滑动时,所受到的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。
(2)产生的条件:①相互接触,接触面不光滑;②接触处有弹力;③两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。
说明:三个条件缺一不可,特别要注意“相对”的理解。
2.滑动摩擦力的方向
(1)方向:与接触面相切,与物体接触面之间的弹力方向垂直,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。
(2)区别:“相对运动趋势方向”、“相对运动方向”和“运动方向”
① “相对运动趋势方向”是指物体有相对于参考物体沿某个方向运动的倾向,而实际上不一定沿该方
向运动,可理解为“如果物体不受静摩擦力作用时的运动方向”。
②“相对运动方向”通常是指物体相对于参考物体运动的方向,在研究摩擦力时此参考物体一般指摩
擦力的施力物体。
③“运动方向”通常是指物体相对于地面运动的方向。如用传送带匀速向上传送物体,若不受摩擦力
物体将会沿传送带滑下,故物体有“沿传送带向下运动的趋势”,实际上并没有沿传送带向下运动,物体
相对于传送带是静止的,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斜向上的。
如图所示,木块B在长木板A上运动,A在水平面上运动。若v1>v2,则B相对A向右运动,B受到方向向左
的滑动摩擦力f1作用,此时滑动摩擦力f1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;若v1<v2,则B相对A向左运动,B受到方向
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2作用,此时滑动摩擦力f2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。
(3)作用效果: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,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。它可以是动力(和运动方向
相同、做正功),也可以是阻力(和运动方向相反、做负功)。
3.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
(1)公式法:F=μFN。
【题 1】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,与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,由于所受的水平力不同,A做匀速运动,
B做加速运动,C做减速运动,那么,它们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应是
A.FC>FA>FB B.FC<FA<FB
C.FA=FB=FC D.不能比较大小
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由 F=μFN知 F的大小只与μ和 FN有关,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,故 C正确。
计算摩擦力时的三点注意
①首先分清摩擦力的性质,因为只有滑动摩擦力才有公式 F=μFN,静摩擦力通常只能用平衡条件或牛
顿定律来求解;
②公式 Ff=μFN中的 FN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,与物体的重力没有必然联系,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;
μ为动摩擦因数,与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,与接触面积、速度大小均无关。
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、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无关,只由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两个
因素决定。
(2)状态法:若 μ 未知,可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其他受力情况,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
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。
【题 2】如图所示,物体 B叠放在物体 A上,A、B的质量均为 m,且上、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,它们以
共同速度沿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 C匀速下滑,则
A.A、B间没有静摩擦力
B.A受到 B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
C.A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2mgsin θ
D.A与 B间的动摩擦因数μ=tan θ
【答案】C
【题 3】一块质量均匀分布的长方体木块按图甲、乙、丙所示的三种方式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,其中甲
图中木块做匀速运动,乙图中木块做匀加速运动,丙图中木块侧立在水平面上做与甲图相同的运动。则下
列关于甲、乙、丙三图中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
A.Ff甲=Ff乙<Ff丙 B.Ff甲=Ff丙<Ff乙
C.Ff甲=Ff乙=Ff丙 D.Ff丙<Ff甲<Ff乙
【答案】C
二、静摩擦力
1.静摩擦力的定义与条件
(1)定义:两个相互接触而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,当它们之间存在相对运动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时,
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力,这种力叫做静摩擦力。
对定义中关键词的理解:
①“相对静止”有两层含义:一是两个物体都静止,二是两个物体都做方向相同、速度相同的运动。
②“相对运动趋势”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与它接触的另一个物体有运动的可能,但还处于相对静止状
态。相对运动趋势既可由外力引起,也可由接触物体...
您可能关注的文档
-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《15 分享真快乐》 部编版 (1)
-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《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》 部编版
-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《12 干点家务活》人教部编版
-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《12 干点家务活》 部编版
-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《8 大自然,谢谢您》人教部编版
-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《8 大自然,谢谢您》人教部编版)
-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《5 风儿轻轻吹》人教部编版
-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(含答案)
-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
-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