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713.00 KB
- 2023-08-16 14:36:03 发布
1、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,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。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,可选择认领,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。
2、本文档由用户上传,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,可能有诸多瑕疵,付费之前,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。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,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。
1. 判断正误,正确的划“√”,错误的划“×”
(1)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。(×)
(2)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。(×)
(3)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,可能处于静止状态。(√)
(4)接触处有摩擦力作用时一定有弹力作用。(√)
(5)接触处的摩擦力一定与弹力方向垂直。(√)
(6)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积有关,相同材料的两物体接触面积越大,动摩擦因数越大. (× )
(7)两物体接触处的弹力增大时,接触面间的静摩擦力大小可能不变。(√)
(8)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滑动摩擦力,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.( × )
(9)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,静摩擦力可以是动力,比如放在倾斜传送带上与传送带相对静
止向上运动的物体.( × )
(10)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一定等于 μFN.( √ )
2. 摩擦力一定与接触面上的压力成正比吗?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正压力的方向垂直吗?
【答案】 (1)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上的压力成正比,而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无关,通
常由受力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.(2)由于正压力方向与接触面垂直,而摩擦力沿接触面的切
线方向,因此二者一定垂直.
3.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,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 F1、F2 和摩擦力的作用,木块处于
静止状态,如图所示,其中 F1=10 N,F2=2 N,若撤去 F1,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( )
A.10 N,方向向左 B.6 N,方向向右
C.2 N,方向向右 D.0
【答案】C
4. 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,与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,由于所受的水平力不同,A 做匀
速运动,B 做加速运动,C 做减速运动,那么,它们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应是( )
A.FC>FA>FB B.FC<FA<FB C.FA=FB=FC D.不能比较大小
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由 F=μFN 知 F 的大小只与 μ 和 FN 有关,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,故 C 正确。
5. 如图所示,人向右匀速推动水平桌面上的长木板,在木板翻离桌面以前,则( )
A.木板露出桌面后,推力将逐渐减小
B.木板露出桌面后,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将减小
C.木板露出桌面后,桌面对木板的摩擦力将减小
D.推力、压力、摩擦力均不变
【答案】D
课堂讲练 ● 典例分析
考点一 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
【典例 1】用一水平力 F 将两铁块 A 和 B 紧压在竖直墙上而静止,如图所示,对此,下列
说法中正确的是( )
A.铁块 B 肯定受墙给它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
B.铁块 B 受 A 给它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上,也可能向下
C.铁块 A 肯定对 B 施加竖直向上的摩擦力
D.B 受墙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上,也可能向下
【答案】A
【反思总结】
1.摩擦力产生的条件
两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形变、接触面粗糙、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.这三个条件缺一不
可.(阻碍相对运动是滑动摩擦力;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是静摩擦力)
2.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三种方法
(1)假设法
利用假设法判断的思维程序如下:
(2)运动状态法
此法关键是先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(如平衡或求出加速度),再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
律(F=ma)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。
(3)牛顿第三定律法
“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”,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,再根据牛顿第
三定律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
特别提醒: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、相反、垂直或者成任意角度,但肯定与相
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;可以是动力、可以是阻力;可以做正功、可以做负功。
【跟踪短训】
1. (多选)如图所示,皮带运输机将物体匀速地送往高处,下列结论正确的是( )
A.物体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
B.传送的速度越大,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越大
C.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传送的速度无关
D.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为物体随皮带运输机上升的动力
【答案】ACD
2. (多选)为了测定木块和竖直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,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:用一根弹
簧将木块压在墙上,同时在木块下方有一个拉力 F2 作用,使木块恰好匀速向下运动(弹簧随木...
(1)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。(×)
(2)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。(×)
(3)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,可能处于静止状态。(√)
(4)接触处有摩擦力作用时一定有弹力作用。(√)
(5)接触处的摩擦力一定与弹力方向垂直。(√)
(6)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积有关,相同材料的两物体接触面积越大,动摩擦因数越大. (× )
(7)两物体接触处的弹力增大时,接触面间的静摩擦力大小可能不变。(√)
(8)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滑动摩擦力,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.( × )
(9)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,静摩擦力可以是动力,比如放在倾斜传送带上与传送带相对静
止向上运动的物体.( × )
(10)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一定等于 μFN.( √ )
2. 摩擦力一定与接触面上的压力成正比吗?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正压力的方向垂直吗?
【答案】 (1)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上的压力成正比,而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无关,通
常由受力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.(2)由于正压力方向与接触面垂直,而摩擦力沿接触面的切
线方向,因此二者一定垂直.
3.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,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 F1、F2 和摩擦力的作用,木块处于
静止状态,如图所示,其中 F1=10 N,F2=2 N,若撤去 F1,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( )
A.10 N,方向向左 B.6 N,方向向右
C.2 N,方向向右 D.0
【答案】C
4. 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,与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,由于所受的水平力不同,A 做匀
速运动,B 做加速运动,C 做减速运动,那么,它们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应是( )
A.FC>FA>FB B.FC<FA<FB C.FA=FB=FC D.不能比较大小
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由 F=μFN 知 F 的大小只与 μ 和 FN 有关,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,故 C 正确。
5. 如图所示,人向右匀速推动水平桌面上的长木板,在木板翻离桌面以前,则( )
A.木板露出桌面后,推力将逐渐减小
B.木板露出桌面后,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将减小
C.木板露出桌面后,桌面对木板的摩擦力将减小
D.推力、压力、摩擦力均不变
【答案】D
课堂讲练 ● 典例分析
考点一 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
【典例 1】用一水平力 F 将两铁块 A 和 B 紧压在竖直墙上而静止,如图所示,对此,下列
说法中正确的是( )
A.铁块 B 肯定受墙给它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
B.铁块 B 受 A 给它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上,也可能向下
C.铁块 A 肯定对 B 施加竖直向上的摩擦力
D.B 受墙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上,也可能向下
【答案】A
【反思总结】
1.摩擦力产生的条件
两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形变、接触面粗糙、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.这三个条件缺一不
可.(阻碍相对运动是滑动摩擦力;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是静摩擦力)
2.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三种方法
(1)假设法
利用假设法判断的思维程序如下:
(2)运动状态法
此法关键是先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(如平衡或求出加速度),再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
律(F=ma)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。
(3)牛顿第三定律法
“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”,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,再根据牛顿第
三定律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
特别提醒: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、相反、垂直或者成任意角度,但肯定与相
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;可以是动力、可以是阻力;可以做正功、可以做负功。
【跟踪短训】
1. (多选)如图所示,皮带运输机将物体匀速地送往高处,下列结论正确的是( )
A.物体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
B.传送的速度越大,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越大
C.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传送的速度无关
D.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为物体随皮带运输机上升的动力
【答案】ACD
2. (多选)为了测定木块和竖直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,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:用一根弹
簧将木块压在墙上,同时在木块下方有一个拉力 F2 作用,使木块恰好匀速向下运动(弹簧随木...
您可能关注的文档
-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《15 分享真快乐》 部编版 (1)
-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《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》 部编版
-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《12 干点家务活》人教部编版
-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《12 干点家务活》 部编版
-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《8 大自然,谢谢您》人教部编版
-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《8 大自然,谢谢您》人教部编版)
-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《5 风儿轻轻吹》人教部编版
-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(含答案)
-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
-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