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2.60 MB
  • 2023-04-23 14:36:07 发布

2021高中地理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学案

1、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,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。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,可选择认领,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。
2、本文档由用户上传,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,可能有诸多瑕疵,付费之前,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。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,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。
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
本章概述·明要求
〔课 标 导 航〕
1.结合实例,解释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,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。
2.运用资料,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,以及城镇化的利弊。
3.结合实例,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。
〔核 心 素 养〕
通过学习本章内容,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,明确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
中的作用;结合实例,明确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(地理实践力)。理解聚落空间形态与
地理环境的关系(综合思维),描述不同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的进程和特点(区域认知),明确城
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(人地协调观)。
〔学 法 点 拨〕
本章包括三节内容。第一节“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”,本节重点是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,
要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分析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、发展变化以及影响因素,提高结合具体
案例分析问题的能力。第二节“城镇化”理解城镇化的含义以及衡量的重要标志;正确认识
城镇化对社会、经济、文化等方面发展的积极作用;重点是能够结合材料分析发达国家和发
展中国家城镇化的进程和特点;结合实际理解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在
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作用。第三节“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”。结合实例说出地域文化的含义并
比较不同地区的城乡景观的差异;结合材料分析不同的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差异。
〔生 涯 规 划〕
项目 专业或高校(排名不分先后)
与本章知识相关的专业 城市管理专业
与本章知识相关的知名高校
北京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、南开大学、苏州大学、浙江大学、
南京大学

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
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
1.了解乡村的土地利用。
2.了解城镇功能区的类型、发展变化及区位
特征。
3.理解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影响因素。
4.理解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。
人地协调观:理解合理规划聚落空间形态的
意义,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。
地理实践力: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理解城镇内
部空间结构,探究本地区城镇规划的合理性
及存在的问题。
区域认知:结合具体区域了解聚落所在地区
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对聚落形态的影响,掌
握城镇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及功能区的一般
特点。
综合思维: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城镇内部空间
结构变化的原因。
本节要点
1.乡村土地利用方式相对比较单一,农业用
地一般分布在村落周围。在村落内部,住宅
往往围绕公共服务设施分布。
2.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复杂,常形成
住宅区、商业区、工业区等不同的功能区。
3.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受经济、政策、
文化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,随城镇的发展而
变化。
4.合理利用城乡空间,具有改善环境、提高
土地资源利用效率、传承历史和文化等重要
意义。
自主梳理·探新知
一、乡村的土地利用
1.乡村的概念:是以 农业 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。
2.农业用地的类型:耕地、 林地 、草地、水域等。
3.农业用地的布局:一般分布在村落的 周围 。
4.村落内部空间结构:以 公共服务设施 为中心,住宅由此向外环绕分布。
二、城镇内部空间结构
1.城镇的概念:包括城市和镇,是以 非农业 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。
2.城镇的功能区

(1)主要功能区: 居住 区、商业区、 工业 区、行政区、 文化 区、旅游休闲区、生态
区等。
(2)特点: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 界线 ,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,可能兼
有其他类型的用地。
3.城镇内部空间结构:在城镇中,各种功能区在空间的 组合 就形成了城镇内部空间结
构。
三、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
1.影响因素
影响因素 具体影响
交通便捷程度
经济因素
距离城镇中心远近
影响地租的高低
政策
文化其他因素
环境
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
2.发展变化
(1)城镇发展初期:城镇的地域范围狭小,各类功能用地 混杂 分布,并在中心区域 自然
集中 。
(2)工业不断发展和服务业的兴起:城镇中心用地紧张、交通拥挤、环境 污染 等问题突
出。城镇中心的 工业企业 外迁,原有的工业用地改造为 商业用地 或其他用地,城镇内部空
间结构随之发生变化。
四、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
1.意义:有利于建立可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