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3.33 MB
  • 2023-04-23 13:56:06 发布

2021高考地理第二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二__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与五带学案

1、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,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。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,可选择认领,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。
2、本文档由用户上传,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,可能有诸多瑕疵,付费之前,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。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,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。
第 5 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(二)——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、四
季与五带
课标展示 核心素养
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。
1.综合思维:联系光照图或地球公转示意图,从时空综合角度分
析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特征,理解四季和五带的形成。
2.地理实践力:结合材料或实例分析光照、热量等方面在生产生
活中的作用。
授课提示:对应学生用书第 37页
[基础梳理]
一、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变化规律
1.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
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,叫作太阳高度角,简称太阳高度(如图甲所示)。一天中
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,称为正午太阳高度(如图乙所示)。
【特别提示】
1.正午时日影朝向
(1)北极点:朝正南。
(2)北回归线~北极点(不包括极点):朝正北。
(3)南极点:朝正北。
(4)南回归线~南极点(不包括极点):朝正南。
(5)南、北回归线之间:因太阳直射点不同而出现朝北、或无影子、或朝南。影子朝向取
决于该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相对位置。
2.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
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。

(1)夏至日: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,如图中 c折线所示。
(2)冬至日: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,如图中 a折线所示。
(3)春、秋分日: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,如图中 b折线所示。
3.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
北半球节气 达最大值的地区 达最小值的地区
夏至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 南半球各纬度
冬至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 北半球各纬度
春、秋分 赤道 南北两极点
二、四季和五带
1.四季更替
(1)四季的成因: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。
(2)四季的划分:
①天文四季Error!
②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四季:3、4、5月为春季,依次类推,每三个月为一个季节。
2.五带的划分
(1)五带成因: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。
(2)五带划分:
【特别提示】
2.四季和五带的区别
四季和五带都是描述太阳辐射热量在地球上的分布。但是四季描述的是热量在时间上的

分布规律,五带描述的是热量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。
授课提示:对应学生用书第 38页
考点一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
【核心素养下的命题分析】
多以图表资料、景观图或示意图为载体,通过判读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
的变化,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。掌握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解答该类问
题的关键。
典例 1 (高考经典题)下图为甲、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
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❶,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❷。读图,回答 1~2题。
1.据图推测,乙地位于(  )
A.东半球赤道上     B.东半球北回归线上
C.西半球赤道上 D.西半球北回归线上
2.据图推测,该日应该是北半球的(  )
A.春分日 B.夏至日
C.秋分日 D.冬至日
[思维流程]

[答案] ❸12小时 16分 夏 ❹12小时 赤道
❺24时 60°W 西 ❻北回归线 1.C 2.B
1.太阳高度日变化规律的判定
极点上
在极昼期间,极点上见到的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是没有变化的,其太阳高度
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,最大为 23°26′
非极点地区
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是有变化的,一天之内有一个最大值(地方时 12点时),
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
2.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规律的判定
回归线之间
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 90°,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,即
一年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
回归线上

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 90°,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,
即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
回归线至极点之间
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 90°,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阳高
度最大值
3.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
南、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,其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ΔH=23°26′+Φ(Φ为当
地纬度);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区,其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恒为 46°52′;极圈到
极点之间的地区,其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从 46°52′逐渐降低至 23°26′。如下图
所示:
〉〉 命题角度一 太阳高度的日变化
下图为北半球四地在夏至日当天所看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。据图完成 1~3题。
1.图中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