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6.15 MB
  • 2023-04-20 20:52:02 发布

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:模块三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教学案(人教版)

1、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,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。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,可选择认领,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。
2、本文档由用户上传,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,可能有诸多瑕疵,付费之前,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。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,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。
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
卷别
频次
考点
卷Ⅰ 卷Ⅱ 卷Ⅲ 海南卷
荒漠化的防治 2014·T36 —— —— 2016·T16~18
水土流失的治理 —— 2018·T9~11 —— ——
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2018·T37 —— 2016·T36 ——
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2014·T7~9 —— —— ——
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 —— 2017·T36 2016·T37 ——
流域的综合开发 —— 2016·T36 —— 2013·T6~7
区域农业发展
2017·T36
2016·T36
2015·T36
2016·T1~2
2015·T2~3
2017·T36 ——
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—— ——
2018·T3~5
2016·T4~6
——
第一讲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——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
(一)认识荒漠化
[知其地]
区域不同,地理条件不同,荒漠化的类型及成因也不同。因此,在分析荒漠化问题时,要依据具体区
域分析其成因,结合成因针对性采取对应措施。

(二)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
1.自然因素
(1)深居大陆内部,气候干旱,大风频繁;日照时间长,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,易于风蚀。
(2)黄土高原土质疏松,遇水崩解,易于侵蚀。
(3)植被覆盖率较低,生态环境脆弱。
2.人为因素
(1)人口迅速增长,加大了环境生态压力。
(2)生产活动不合理:①过度放牧;②乱砍滥伐;③盲目开垦。
 
[析其因]
(三)荒漠化的危害
[评其害]
1.荒漠化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。
2.荒漠化为沙尘暴提供充足的沙源。
3.荒漠化使生物生产力下降,农业减产,引发饥荒。
(四)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
1.防治内容
(1)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。
(2)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。
(3)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。
2.防治原则
(1)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。
(2)坚持治山、治水、治碱(盐碱)、治沙相结合。
3.防治措施
(1)合理利用水资源。

(2)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。
(3)调节农、林、牧用地之间的关系。
(4)采取综合措施,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。
(5)控制人口增长。
[想其策]
荒漠化的治理措施
1.针对自然因素的措施
根据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,从减弱或消除自然因素对荒漠化问题影响的角度分析对策。如荒漠化的产生
与地表植被稀疏有关,可通过植树造林减轻荒漠化的发生。
2.针对不合理人类活动的措施
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,顺应自然发展规律。
例如:过度使用地下水——合理利用水资源;过度放牧——轮牧;人口激增——控制人口数量等。
3.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
把环境管理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,才能从根本上治理荒漠化问题。如针对荒漠化的治理,除了规定合理的
载畜量外,还要加强人工草场建设。
[典题例析]
阅读图文资料,完成下列问题。
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、河边和海滨,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。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
源丰富、多风、植被稀疏。下图所示区域中,M 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;H 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,
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;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。
(1)分析 M 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。
(2)分析 H 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。
(3)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 M 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,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。选择
你支持的一种观点,为其提供论据。
观点 A:M 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。
观点 B:M 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。
[答题规范]

一、知其地——在哪里
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,该区域位于我国华北平原的西北部地区,西邻黄土高原,北靠内蒙古高原,地
形以山地、丘陵为主,受季风影响,夏季炎热多雨,冬季寒冷干燥。
二、审其问——答什么
分析三个设问可知:第(1)问考查沙源丰富的原因。第(2)问考查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,都是考查考
生的综合思维能力。第(3)问是在(1)(2)问的基础上,从辩证的角度分析沙丘群规模的变化,考查考生的地理
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这一学科素养。
三、析其材——用何答
第(1)问,M 处沙源丰富,一方面来自河流的堆积,另一方面来自风力的堆积。结合等高线分布情况可
以看出图中河流流经黄土高原,带来大量的泥沙;从位置上看,西北风在此受到山地的阻挡,风沙沉积。
第(2)问,根据等高线与河流的关系可以看出河流的流向与冬春季风向一致,另一方面 H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