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45.50 KB
- 2023-12-04 17:20:01 发布
1、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,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。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,可选择认领,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。
2、本文档由用户上传,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,可能有诸多瑕疵,付费之前,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。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,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。
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2014高中语文第二专题《师说》教案(2)苏教版必修1【教学目标】:1、整体感知文本,梳理文中重要知识点。2、鉴赏韩愈在文本中提出的观点,培养尊师重教的思想,树立谦虚好学的风尚。【教学重点】:古文中的重要文言知识点【教学难点】:鉴赏韩愈在文本中提出的观点,培养尊师重教的思想,树立谦虚好学的风尚。【教学过程】梳理文言知识点古之学者必有师。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。人非生而知之者,孰能无惑?惑而不从师,其为惑也,终不解矣。生乎吾前,其闻道也固先乎吾,吾从而师之;生乎吾后,其闻道也亦先乎吾,吾从而师之。吾师道也,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?是故无贵无贱,无长无少,道之所存,师之所存也。嗟乎!师道之不传也久矣!欲人之无惑也难矣!古之圣人,其出人也远矣,犹且从师而问焉;今之众人,其下圣人也亦远矣,而耻学于师。是故圣益圣,愚益愚;圣人之所以为圣,愚人之所以为愚,其皆出于此乎!爱其子,择师而教之,于其身也,则耻师焉,惑矣!彼童子之师,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,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【二次备课】3
者也。句读之不知,惑之不解,或师焉,或不焉,小学而大遗,吾未见其明也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,不耻相师;士大夫之族,曰师曰弟子云者,则群聚而笑之。问之,则曰:“彼与彼年相若也,道相似也。位卑则足羞,官盛则近谀。”呜呼!师道之不复可知矣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,君子不齿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,其可怪也欤!圣人无常师。孔子师郯子、苌弘、师襄、老聃。郯子之徒,其贤不及孔子。孔子曰:“三人行,则必有我师”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,师不必贤于弟子。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,如是而已。李氏子蟠,年十七,好古文,六艺经传,皆通习之,不拘于时,学于余。余嘉其能行古道,作《师说》以贻之。课堂小结:词类活用、通假字、古今异义、特殊句式及重点的文言实词、虚词都是本课的重中之重。希望同学们认清重点,课后认真整理,并利用早读和晚读的时间加深理解,全面掌握。基础训练:1、《师说》作者,字,世称,的倡导者,著有。2、作者认为老师的职能是,作者主张如何选择老师,作者提出的师生关系是。3、《师说》的中心论点是。4、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句读()或不焉()经传()3
老聃()李蟠()苌弘()相师()近谀()贻之()2、一词多义(1)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(2)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【作业布置】完成《创新方案》上的练习,整理文言特殊现象。【教学后记】3